當前的氣象科技是非常強大的,尤其在大氣現象的總體觀察層面,然而即便一再警示,仍有人會掉以輕心,尤其是長期處於安逸狀態的個體,在沒有危害到自己安全的確切證據之前,惰性與賭性往往堅強。
這篇文章一定是馬後砲,因為筆者不住在宜蘭,人不在大台北,筆者所在地也只在10月16日凌晨下過一些雨,沒想到外圍環流會對北台灣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但不得不說氣象局真的早早就預測並提醒過,也發布了豪雨特報,只是終究造成了不少災情,還是期盼大家能在最小損失下度過。
不得不開始思考,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真正讓人主動意識到所謂的不安全,尤其是在災害發生之前。實話說,筆者本身就有訂閱中央氣象局的氣象電子報(當前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分析民生公共物聯網的大數據),必須說氣象電子報是非常盡責的一項服務,天氣變化大時甚至每日數次通報,反之也是非常容易塞滿E-mail信箱的服務,因此批次刪除與它有關的E-mail已成日常,一般狀況下甚至沒有打開這些信的打算,畢竟自己看一看窗外也能掌握十之八九,但筆者也一直留著這項服務,至少它出現的頻繁程度也是一種警訊,短時間多封告警信之後也會稍微點開其中一封看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查看什麼樣的氣象評估能夠引動如此頻繁的告警。
大數據時代是不缺乏資訊的,甚至每天會被不必要的資訊淹沒,基於人性,避開不必要的資訊更是反射動作。如果想要爆炸性的資訊發揮作用,基於人、事、時、地、物的需求去蕪存菁顯然是必要的,只是事物分析容易,人的好惡與效用判斷無法一概而論,這也是為何我們從事設施安全防護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實體調查與訪問,因為安全或不安全本身就是一件不僅因人而異也因設施而異的主客觀判斷結果,而我們專業團隊也必須用更客觀的問卷分析與立場進行,以期能探知客戶真實的主觀判斷,並能在主客觀之間取得平衡,甚至也需要時間去驗證既有的判斷是否真是符合實務的有效推論。
如何可以事前探知每一個個體(人或設施)對於不安全的判斷,從而能提供主動式的服務呢?也許需要X教授的讀心術吧!